《2024年央行黃金儲備調查》共有70家央行做出回應,其中34%為發(fā)達經濟體央行,66%為新興市場和發(fā)展中經濟體(EMDE)央行。71%的受訪央行當前持有的總儲備高于5年前,這一比例與去年相近。
總儲備(包括外匯和黃金儲備)水平與5年前相比發(fā)生變化的原因中,“總儲備的資本收益或損失”是最重要的原因,其次是“國際收支差額變化”。緊隨其后的是“貨幣政策考量”。
與去年相似,“利率水平”仍是各經濟體央行最關心的主題,其次是“通脹擔憂”和“地緣政治不穩(wěn)定性”。其中,“通脹擔憂”是EMDE央行最關心的問題,96%的EMDE央行選擇了這一選項。在這類央行中,“利率水平”緊隨其后,選擇該選項的央行比例高達93%。在發(fā)達經濟體央行中,“利率水平”同樣是首要考慮的因素,96%的發(fā)達經濟體央行選擇了該選項。在這組央行中,67%的央行選擇了“通脹擔憂”,明顯低于EMDE央行。
57%的發(fā)達經濟體央行認為未來5年黃金在全球總儲備中的份額將有所上升,而持有相同觀點的EMDE受訪央行比例則高達75%。相比2023年(38%),認為黃金在全球總儲備中所占份額將會上升的發(fā)達經濟體受訪央行比例顯著增加。
此外,35%的發(fā)達經濟體受訪央行認為,在未來5年黃金在全球總儲備中的份額將保持不變,但只有9%的EMDE受訪央行持相同觀點。近年來,認為黃金份額將會上升的受訪央行比例逐年增加,從2022年的46%上升到2023年的62%,最終上升到今年的69%。
以下部分受訪央行的評論進一步揭示了他們對黃金的看法:
“長期以來,黃金始終是可靠的價值儲存工具和經濟不確定性的對沖手段,因此黃金在全球總儲備中所占比例有可能保持相對穩(wěn)定,或在17%至25%的范圍內小幅波動。這種雙重視角凸顯了全球儲備貨幣的格局正在不斷演變之中,以及貴金屬在抵御市場波動方面所具備的長期功能?!?/p>
“黃金是通脹、市場波動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對沖工具。因此,即使在全球加息的背景下,如果當前的通脹環(huán)境、金融市場不確定性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(xù)存在,黃金所占全球總儲備份額預計將會逐步上升?!?/p>
“未來十年,金價極有可能繼續(xù)上漲,原因包括:世界經濟格局持續(xù)分化與美元疲軟預期?!?/strong>
與去年的調查結果相同,83%的受訪央行的儲備中包括黃金。
在過去5年中,62%的受訪央行曾買入或賣出過黃金,或使用過任何黃金管理工具(如儲蓄、掉期、期權、遠期、黃金基金等)。其中,EMDE央行選擇“是”的比例(77%)遠高于發(fā)達經濟體央行(33%)。
今年,各經濟體央行持有黃金的首要原因是“長期儲值工具/通脹對沖工具”(88%),其次是“危機時期的表現”(82%)、“有效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的工具”(75%)和“沒有違約風險”(72%)。在前幾年的調查中,黃金的“歷史地位”是各經濟體央行持有黃金的首要原因,但今年該因素大幅下降至第五位。
更多受訪EMDE央行認為以下因素更具相關性:對系統(tǒng)性金融風險的擔憂、沒有政治風險、對制裁的擔憂、政策工具和國際貨幣體系變化預期。沒有任何受訪發(fā)達經濟體央行選擇上述最后3個因素。
對于持有黃金的相關因素,受訪的發(fā)達經濟體和EMDE央行的觀點呈明顯趨同趨勢。83%的發(fā)達經濟體受訪央行和82%的EMDE受訪央行認為“危機時期的表現”這一因素高度相關或部分相關;此外,分別有67%和64%的發(fā)達經濟體和EMDE受訪央行選擇了“作為地緣政治風險分散的工具”這一因素;另有分別61%和67%的發(fā)達經濟體和EMDE受訪央行選擇了“高流動性資產”這一選項。
這一結果顯著區(qū)別于往年調查得出的兩組央行間就上述因素所展現出來的意見分歧。
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將會增加
各經濟體央行對黃金作為儲備資產的前景更為樂觀,81%的受訪央行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黃金儲備將會增加,而去年持相同觀點的受訪央行比例為71%。這是自2019年調查納入該問題以來,出現最高比例的受訪央行選擇了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將會增加。
受訪的EMDE央行對未來12個月的黃金走勢更為樂觀,預計全球黃金總儲備將增加的EMDE央行比例始終高于發(fā)達經濟體央行。
29%的受訪央行打算增加黃金儲備,略高于去年的24%。大多數受訪央行預計其黃金儲備將保持不變,只有小部分受訪央行預計黃金儲備將會減少。這是自2019年調查設置這一問題以來,表示將增加黃金儲備的央行比例最高的一次。
“重新平衡儲備的比例,使其達到最優(yōu)戰(zhàn)略水平”是央行計劃增加黃金儲備的主要原因。
與前幾年的調查結果類似,大多數央行都將黃金儲備與其他儲備資產分開管理。不過,自稱將黃金納入投資類別或流動性類別的受訪央行比例有所增加。
通過全球場外交易市場購買黃金仍是最常見的購金方式。購買國產黃金的央行主要來自EMDE經濟體。
購買國產黃金、向其他中央銀行或國際組織通過場外交易購買黃金,以及通過黃金金融衍生品購買黃金的央行比例逐年小幅增加。
各經濟體央行購買的主要實物黃金仍為“合格交割金條”。今年還增加了“美聯(lián)儲熔鑄金條”和“金幣與金錠”兩個選項。
英格蘭銀行仍然是最受各經濟體央行歡迎的黃金存儲地。與前幾年相比,在境內存儲黃金的央行數量略有上升。
4%的受訪央行表示增加了國內存放量,4%的央行表示減少了國內存放量。
2%的受訪央行表示計劃增加境內存儲量,4%的受訪央行表示計劃減少境內存儲量,9%的受訪央行表示計劃實現海外存放地點多樣化。總體而言,15%的受訪央行表示計劃以某種方式改變存儲安排,這一比例較往年有所上升。
提高收益率是各經濟體央行積極管理黃金儲備的最常見理由。